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正文

台上台下·粉墨人生—董浩访谈

发布日期:2013-05-13  来源:艺术名家

 

 

时间:2011年2月23日
地点:北京·泰文楼美术馆
采访人:王  晶
    董浩老师一直以“董浩叔叔”为人所熟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同时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京剧人物作品多次在大型联展中展出。戏剧人物满纸轻松、欢喜、笔墨淋漓、质朴率性,我被它们吸引。
董浩是从“台上人物”的视角切入。作品中融合了他对戏剧人物的理解,笔墨恣纵飞舞,色彩热烈奔放,人物线条旋转挫折,画面干湿浓淡,墨彩交融。纵横涂抹中体现千变万化,天真烂漫而又意蕴深厚。
    在与董浩叔叔的采访对话中,更能了解他对人、对事的童真性情。他为人幽默,平易近人,说唱逗笑,妙趣横生。他更以自己的学养、阅历和宽阔的胸襟一致得到了画界同仁的赞许和口碑!而且董浩叔叔总爱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没多大点儿事。”这也是他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得来的豁达体悟。天生乐天派的他,画画的时候也总爱“手舞足蹈”,下笔迅即快慰,令看得人也直呼过瘾。

    王 晶:您是如何走上京剧人物绘画这样的一条创作道路的,一定下了不亚于您在舞台上主持节目的辛苦吧?
    董 浩:我曾专业学过美术。(您是出自美术世家?)对,父亲董静山如果健在,现在已105岁。他上世纪3、40年代享誉京城,是建国初期第一批书画家。我从小耳濡目染,但天有不测风云,1960年父亲突患心肌梗塞离开人世。那年我仅4岁,尽管年龄很小,但依然记得父亲伏案写字的情景。继承家学,练字画画,一路走来,少年宫美术组,学校版报组,画壁画、研习油画,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工作后,第一份差事是美术老师。
    粉碎四人帮,全国急需播音员,在1800个考生中选一个,因从小在电台朗诵,讲故事,我被选上。播音后,画画就成为为副业,之前实际是专业画画,业余主持。40多岁,可能是遗传基因起的作用,特别想再拿起画笔。
    小时候练国画,父亲在画行人缘很好,吴作人、李苦禅大师都去拜访过。我有机缘亲身看他们作画,帮助很大。包括崔如琢老师,我们同属一个区教研组。上个世纪80年代,一起做过笔会。跟他们在一起,我经常获得点拨,眼见他们作画,更是学习的机会。
    1999年认识马书林,我们一见如故。当时看到他画浓墨重彩、大写意的戏曲人物,很震撼也很喜欢!后来自己练习,可能骨子里也有这种血统,父亲是京城戏曲名票儿,酷爱戏剧,受他影响。当时的名角马连良、梅兰芳等都被请来我们家,唱堂会。我的基因被马书林的画激发,点活了!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典故、人文故事、服饰色彩的艳丽、夸张以及脸谱的抽象,加上生动表现,我很喜欢京剧。因本身有油画的底子,对色彩的把握存有优势,加之重墨渲染,画得很过瘾!我过程中有段时间,很纠结。书林兄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自己也有些担心会不会影响到他作品的市场,这陷入两难,是继续还是放弃!我本身也是台上人物,30多年如一日在水银灯下,舞台上:“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很理解台上人物的状态及生活。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上下五千年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老百姓,悲欢离合,大半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上演,欲罢不能。
    书林是很好、热心的兄弟,他经常当众点评我,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后来几年的创作中,我注意拉开和他的距离。从手法、笔墨上区分,吸取他的一些长处。我着重关注关良、高马德、韩羽这些较传统的戏墨人物的线,用拙朴的线条表现。关良开创国画戏墨人物的先河,我的路子跟他有些相似。他也是先习油画,再改国画,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这几年纠结中,左冲右撞,发现了一个缝隙。
    去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突然有感觉了。专程到武汉拜访,戏曲人物的高手朱振庚先生。朱先生线条大起大和、笔法老辣。他有点像用24世纪的状态在21世纪生活。他是超前的。第一次去他家,我们聊到将近1点。我们很多的艺术观点是相通的,聊得很开心。还多次拜访韩羽先生,他看到我的画很高兴。用师母的话说“等我走后,抱着我的画册在沙发上打滚儿,哈哈!”我很虚心地向他请教。韩羽先生运墨线条的拙、涩,以及关良先生线条的质朴加上朱振庚用笔的老辣、大开大放;马书林在大幅作品中的大起大和、大的构成,看似无心实际则非常严谨的创作风格等等这些使我受益良多。书林他在戏墨人物大的构图、大色块等方面开先河。
    前不久在四条屏的展览上,我画的京剧人物,马书林和杜滋龄先生给予很高评价。他们也关注到我的良苦用心。很快慰,最好的朋友都在同一战线上进行艺术的探索,于不同的笔法上探索,而不是互相抄袭,是取长补短。我对书林说:“以后甭管我画成什么样儿了,在戏曲人物绘画上你永远是我的老师,哈哈!”他说:“对对对,说的很准确。”
    我这路子的东西跟他们可能还不太一样,也是我确立的一个特点。丁立人、韩羽、朱振庚、马书林先生,看了后都觉得挺好。我基本声画不对位,不像老先生们:画的就是“三岔口”、岳飞、关羽、曹操。我是把他作为一个文官、武将、小生、小丑、青衣、花旦、刀马旦来画,出来后效果也很好。黄永厚老师我接触很多,跟他学到不少跋文上的心思。把对生活、当今社会的认识,写在里面。我常画一些武打戏,在旁白的跋文中即会提道:“锣鼓点儿一响,大幕拉开,双方厮杀在一处,打家浑身大汗淋漓,看家观众看得瞠目结舌,一手冰凉汗,待到曲终人散,观众也许还在为剧中人物揪心、唏嘘,但是台上的这些师兄弟已经找一处小酒馆儿去喝酒了,哈哈!”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更有意思,更自我!实际上,政治舞台也一样,台下观众你觉得看懂了。但真正戏后的事,观众并不见得知道,看似很简单,却很复杂;看似复杂却极为单纯。在台上演的时候是一种状态,但真实的董浩叔叔是个什么状态,大家难有机会见到。观众永远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大家觉得台上的这些人物描着脸谱,穿着锦缎,很风光。实际他们有自己的痛苦——大汗淋漓、受伤、嗓子哑或重感冒,但必须坚持为观众带来艺术上的享受。我很了解这些,可说是感同身受吧!
    王 晶:您看到很多台前幕后更具体的事,认识也有独到之处。您作品的市场如何呢?
    董 浩:对,可能是因为我的存在,决定我的意识。这几年我的戏曲人物市场走的不错,特别在安徽(古徽州)。因为徽班儿进京产生京剧,他们对戏曲比较了解。
    我还去过日本京都的国家博物馆展览,展出作品很快都被人抢走。有两个日本老人听了我的介绍,连连称奇。《宇宙风》画的是曹操。画面是曹操这么一代枭雄,伟大的人物、大官,还不是面对美女玉背,一副躬肩缩背的样子,当然这种表达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处理。旁边的题跋:“曹操尚且如此,何乎我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些日本友人听得连连点头。
    《贵妃醉酒》你能看到后宫的故事——借酒消愁,寂寞潦倒。《大戏如人生》,绘此图并题跋:“谁是忠臣,退位后的皇上心里最明白,好老伴儿得爬不动走不动的时候才知道,所以老东西轻易别丢,哈哈!”这张画被一位刚退休的老大哥点名收藏。他觉得我说的很对。没退休的时候可能门庭若市,一退休,门可罗雀。这是人生境遇的无常,实际上也是必然。艺术家直抒胸臆,把对人生的一些看法通过一篇文章、一首诗、一个小品文、一幅画,表达出来很痛快,也很有趣。有的时候想起一段好的跋文、好的寓言,很有趣很幽默的文字,自己也会不由地提笔画来。满纸诙谐而意蕴深刻,很有意思,这个路子也得到韩羽等几位老师的认可,我想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
    京剧人物绘画是今后我作品创作的一个主向。这个别人都没采访过的!
    王 晶:“真的太好了独家独家!”
    董 浩:嗯,哈哈!画家一生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与众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大都摸着石头过河,直到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够过河的独特的方式。这个过程首先是痛苦的,但痛并快乐着。如果不痛不痒得就过去了,那多没意思。这其中有很多人不坚持,落于俗套。坚持的力量从哪儿来?要学习,看历史典故,学习古人,琢磨前辈。总结、学习、研究,然后找到他们不具备的特点,变成我的语言、我的境界、我的个性、我的品质。
    王 晶:您很有深度,对问题的思考具体、睿智、深刻,很不简单。
    董 浩:过去一年市场基本稳定,在全国有固定的收藏群。去年瀚海的秋拍,我的一张六尺整纸,拍了75万,不知谁举的牌。我与圈内好友像杨延文、马书林、史国良、李宝林、范扬老师经常接触,一起切磋,虽然他们有的不是画京剧人物,但我能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很多,分析笔法。去年画了两张丈八的作品,在美国纽约参展。
    王 晶:画大作品,您感觉如何?
    董 浩:戏曲人物画大的作品,很不好驾驭,难度很大,但特别有趣。
    王 晶:您觉得画大的作品有趣还是尺幅小的,亦或各有千秋?
    董 浩:小的更有趣,玩味,用古拙的线条,一点点往上摆,很轻松。画大的作品,看似泼彩、重墨重彩,实际得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我画一张大的作品,往往要打十几张稿,这一点我挺佩服书林。
    王 晶:相信不久的将来,您在戏曲人物这方面会有更深的造诣。
    董 浩:谢谢。对我来说,去年在国画艺术方面是个提速年。前年我看到自己台历(日程安排)的时候,很担心工作排得太紧张,特别是台里的晚会。前年年底,我大量放弃了一些主持机会,让给我身后的小兄弟、小姐妹们。我接受你采访的选题后,也想自己有意识地往美术方面倾斜。虽然现在台里的事很多,但年初我还是咬紧牙关把手机关掉,到四川的巴山蜀水,到名山大川里去,拥抱大自然,在大山里呆了五天,画了一批山水,很过瘾!我们相约在四月春暖花开再到四川乐山、峨眉山写生。
    王 晶:庚寅一年您经历了哪些事,对您有比较重大的意义?请选取二或三件谈谈。
    董 浩:庚寅年是我的展览年。年初在泰文楼画廊,史国良、我、范扬、南海岩、于文江办了一次联展。
去年一月和石虎、一了等联展。
    3月初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曼哈顿SOHO的伊森画廊,举办个展。伊森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中国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进入美国市场很重要的桥梁。画廊做的很严谨,他关注我也有四、五年了,邀请我去他那儿做个展。我画了两张丈八的京剧人物,也没给咱中国人丢脸。得到当地很多包括颇具权威的评论家的认可。同时我在当地采风,和美国当地的华人朋友开了一个小规模的party。
    3月底参加名家画钟馗联展。
    4月,我的京剧人物,加上程风子、杨永安的山水画,三个人在泰文楼办了一次联展。
    5月份我在合肥的亚明美术馆做个人汇报展,也算是答谢多年来安徽父老对我的厚爱,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
    6月份之后我在李可染的故乡,江苏徐州办了一次个展。同月又在河南与丁立人、石虎先生办联展。
    7月回京后和老圃、随牟在798办联展。
    年中参加了印度大使馆主办的“纪念中国印度建交60周年绘画艺术展”。之后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以上二个展览的策划人都是余根晖。去年他策划的四条屏作品是1000件作品中选100件展出。作品初评不过就无缘展览。他在评选现场给我发短信说:“祝贺您不可多得的全票通过!”
之后,参加宋庄的艺术节大展。10月参加全国名家画钟馗联展。
    11月份由著名画家范扬策划组织的“正大中和——中国画中堂展”的巡展,我参加了在北京和哈尔滨的画展。我的中堂据说走到第二站哈尔滨的时候,就被预订买走。之后画展还准备在上海、广东巡回展出。我书的对联内容是:‘今敢横刀立马,唯有我上上将军’。
    王 晶:展览感觉怎么样?
    董 浩:很好,有机会和这些大画家零距离接触。人家也觉得我没什么架子,一起切磋。庚寅年是我艺术人生的一个转折。我准备把2011辛卯年过得更充实,更美术化一些。55周岁正好也该转行了,当了30多年的孩子头儿,也没白主持,等于向孩子学习。我很同意毕加索先生的一句话,他说:“我究其一生是在探讨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王 晶:人随着年龄社会阅历和经验的增长,慢慢丧失掉很多孩童时期最宝贵的东西。
    董 浩:对,实际上,我的京剧人物里有很多线条和造型都很稚拙。30多年屏幕上的艺术世界是在向孩子学习——没多点大事儿。我经常落款:“京都闲居之人,董浩玩儿墨” ,有一种孩子的放松感觉,创作状态很松、很舒服。
    王 晶:都属中国传统艺术,您认为水墨画与京剧有何共同的审美特征?
    董 浩:水墨画是用软笔、水和墨表现的中国画。写意是第一要素。京剧也是一种大写意的艺术形式,表现夸张的舞台艺术。我经常画的题材是一个大将手里拿一个红或者绿的马鞭。京剧里手执马鞭即为骑马,把马鞭横向来代表下马,马鞭搁到地上是拴马。这就是一种夸张、写意的表现。要是英国人演话剧,他们便会直接把真马牵上去,在舞台上还要驾驭和控制马,增加表演难度。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一个马鞭就解决问题。
    京剧大段的如诗如词的唱词,荟萃我国的诗词艺术。而诗词艺术相对来说是比较简练和夸张写意的系统。水墨画特别是彩墨画,重墨浓彩的表现京剧非常适合而且相当有意思!关良和韩羽先生的重线、重墨色、淡彩的京剧人物,是一种写意,是在做减法。他不见得把京剧人物身上的衣服画的很写实,寥寥数笔就是一个大将,主要从神态、眼神儿、动作来追求他的表达。京剧和水墨艺术有共通之处,最好的契合点就是写意。我为什么欲罢不能?差点没把我生命当中最好的朋友丢了。我觉得中国的水墨画是中国的,中国的京剧更是中国的,这是别国没有的艺术形态,中国符号很重,也因此欲罢不能。
    王 晶:您对这两种艺术的研究也很深入,有心得。
    董 浩:对。我用水墨画表现现代人物或古人也可以,但总觉得不够,没有表现京剧人物有趣。西画和国画的区别在于国画能够大量题跋,有文章可读。跋文可直抒胸臆。我可以是个观者,也可以是演者、导演,或是跳出五行之外静观者的角度。
    王 晶:您对目前国内的艺术生态大环境及艺术品收藏市场持什么看法?现在我国的艺术环境非常的好,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同样甚至有点过,你认为这是虚热吗?
    董 浩:我觉得不是。去年年底我和保利、匡时、瀚海这些大拍卖公司的老总以及经常露面《天下收藏》栏目的香港著名收藏家翟先生,还有王刚。我们做了一个高端论坛的电视节目。我一直主张:不是虚热,近些年中国画的抬头是件好事,特别是今年李可染的一张很小幅的画拍到1点多亿。为什么不是虚热?像齐白石和毕加索先生,他们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几年齐白石先生的画按平尺算都已经达到一百万以上/平尺,这很正常。毕加索很小张的一件作品,早过了一亿欧元,折合以人民币来计算,一亿人民币才一千万欧元,还远远没有到头,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你注意观察,现在冲高的艺术品都是一些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比如说苦禅的、可染的、齐白石的。不是张张都拍得很高,不按尺量也不是按斤称,而是按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估。这些大师有精品、逸品、神品,也有些一般的作品。这几年成交额较高的作品,都是有它们的独到之处,不是泡沫,是一个良性的状态。
    艺术市场的冲高也和大的艺术环境相联系,楼市紧缩,股市的大起大落,流动的资金,它会找一个出口。今年黄金市场的价格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老百姓有钱就会找一些出口投资。此外,我们分析真正的全国五百强企业,全国前十位的首富拿出真金白银砸向艺术市场,几乎没有。很多人还在观望,中国画特别是在国外的一些拍卖市场上冲高,这是应该引以为自豪的。说明国际上,对中国画也有认识了。以前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画,看不懂,画得太快,寥寥几笔。但简练并不是缺点。我们中国的国画艺术带有儒、释、道哲学思想,三效合一,有深刻的内涵和文化积淀。这也正逐渐被世界所认识。
    所以我认为,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方兴未艾,绝不是泡沫。
    王 晶:谈谈您的作品艺术市场的情况?
    董 浩:我个人的艺术品市场。2000年我的作品是3000/平尺,后来逐渐5000,前年达到1万。隔壁荣宝斋不多的几个画家中就有我,售出的画的标价都比较高,因为他们收的佣金较高。
    但是实际上,画家都看人,是好朋友你要就送了。画十张我可能一分不收。我的市场还是逐渐的由低到高,到现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不要一下子把个人的市场价位炒的太高。对于我来说,我还不是专业的画师,不以此为生,不用回避我是名人,公众人物,钱的问题早已解决。这样更好,追求一种古人的状态,心态平和,专心画画。
    王 晶:谈谈您目前的艺术生活与创作环境吧,相比之前有何不同?
    董 浩:我创作的时间基本是晚上。白天有时间的话陪陪老伴儿,一直以来由于我工作繁忙,出差时间特别多,基本上一年有2/3的时间在飞机上度过。无时间多关心、照顾家人,心存愧疚,现在一有时间就多陪陪她们,算作补偿吧。
白天,到泰文楼工作室聊一聊,创作一些作品。晚饭后,老伴儿看电视剧,我才开始画,一般画到十二点或一点。要动笔,每天都要画,我出差要必备这些工具。
    王 晶:辛卯年有什么计划和愿望吗?
    董 浩:原本计划今年3月份,伊森画廊还要给我办一个大规模展览。但个人认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面貌。我在美国的展览,展出作品都是浓墨重彩的路子,抽象的东西多一点。我期待今后的艺术创作有全新的突破和大的起色。跟伊森说,还要再找一找感觉。
    我今年准备把油画捡起来。因我本身是画油画出身,想用油画表现京剧人物和大自然风景,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计划,对于我也富有挑战。
    另外意大利、法国的两家画廊正在跟我谈,他们对我京剧人物的小幅作品较感兴趣。台湾两个画商也找我谈了两次,找一个契机把京剧人物推向台湾。
    京剧人物的艺术语言需再锤炼、充实、固化。下半年准备重点研讨和欧美画廊的合作,筹办些展览,可能要到国外考察。今年准备下半年去美国、意大利和法国考察,把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力争2012年有一个彻底转型。在屏幕上现在天天和观众见面,今后可能一周见我一次,一个月见,一年见一次,以后退休就不见啦。希望全心画画,画画太有意思了。演艺、主持是大部队,动辄一百人多则上千人,很多的关系、很乱、很闹。画画就只是拿着宣纸、毛笔一个人跟自己较劲。你所有的理想、想法,哪怕恶作剧的想法,很多东西都可以很有趣的实验,这让我乐此不疲。
    王 晶:有什么您最想聊的话题吗?
    董 浩:刚谈到的都是我的真实的想法,今年的准备大体上是这样。同时多向马书林、范扬、杨延文、黄永玉、朱振庚、韩羽这些好兄弟们或者说忘年交学习。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
    我准备争取年末在美术馆办个展。到时候邀请大家扮成京剧人物剪彩,也邀请演艺圈的朋友们来,大家热闹热闹。

名家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9 艺术名家 版权所有 中瑞洋洋(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34196号-1 联系电话:13366119778
本站网址导航:www.arfetv.cn www.arfetv.com www.hongbao.tv 中文名称:收藏天下 收藏天下网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