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崔狄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著名书法家张继
名家作品润格
贾廷峰专家点评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 > 贾廷峰专家点评 > 正文

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

发布日期:2012-08-16来源:艺术名家

 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即便是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在同一时间段里,也不可能画出两张完全同样的作品,更何况还有风格、题材、构图、笔墨,抑或是早、中、晚期的影响。“平尺论”无疑是将艺术品和商品划上了等号。

  从古至今,我们讨论艺术品的价值,考虑更多的是其历史背景、独特风格、美学意义、情感映射,这些因素构成了艺术品价值成长的生命动力。而真正的收藏家也是基于审美趣味的相合从而产生购买欲,所以艺术品价值的高低绝非单单取决于画幅尺寸的大小,小作品卖出大价格的例子也从未断过:黄宾虹的山水册页八开,合计不到5平尺,于上海恒利卖出3277万元,折合687万元每平尺;李可染的《丹霞枫林》约3平尺,卖出3680万元……由此可见,优秀艺术品的价值往往不囿于尺幅的限制,而取决于画面的精彩程度。

  “平尺论”的定价准则越是被更多人采纳,越有更多优秀艺术家的艺术才华被葬送。这种定价准则不断地充斥于艺术品市场的各个角落,造成了艺术家创作意识的被动。未及下笔,潜意识就因“平尺论”的影响而趋于功利,优先将作品与金钱挂钩,创作的美学动机和纯粹性便被消减。久而久之,艺术家的艺术感觉和创作能力将在日复一日“只求数量,不问质量”的机械式生产中丧失殆尽。

  但凡有点艺术常识的人都明白,作品尺幅的大小和其类型、材质、年代一样,只能作为判定艺术品价值的辅助参照,艺术品的核心价值仍在于画面本身。而当今的中国书画市场在“有心人”的操控下过分地夸大了尺幅的参照作用,使之成了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价值的最主要判断因素。所以市面上的大尺幅作品越来越多,作品质量却越来越差。这种本末倒置的艺术价值观使得看似红火的当代中国书画市场潜伏着许多危机。

  当然,尺幅大并非不可取,关键是要依据创作需要而选择适合的尺幅。古往今来,大山水、大气象的巨幅经典画作绝不在少数,在表达重大历史题材方面,我们的时代也确实需要有一些鸿篇巨制。但是当今的艺术创作已陷入到一味求大的误区,以求“震撼”效应。试想画个小孩放个风筝,中间拉根10米长的线,尺寸确实大了,可是这样的“大”,又何来艺术感觉,何来审美愉悦。唯“平尺论”暴露出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急功近利的扭曲社会心理。

  虚假的艺术经不住历史的检验,如何在短暂的一生中不断精进个人的艺术水准才是一名优秀艺术家的职业操守。哈孜·艾买提(原新疆美协主席)曾这样对藏家说:“我不是卖布的,也不是卖盐的,我的画不论平尺,同样尺寸的两张画,我这张就是卖得贵,你爱买不买!”这番话至今令笔者记忆犹新,深有感触。要知道在当今书画界,敢这样说话的艺术家该需要多大的勇气!

  浮云随着时间渐已散去,艺术品自会闪耀出自身的光芒。艺术品市场的自律必将逐渐滤清那些虚假表象,大众被操控的审美趣味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不断修正,最后沉淀下来的,依旧是那颗对艺术的崇敬之心。

  赋予艺术以尊重,艺术必将还你以尊严。“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

名家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9 艺术名家 版权所有 中瑞洋洋(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34196号-1 联系电话:13366119778
本站网址导航:www.arfetv.cn www.arfetv.com www.hongbao.tv 中文名称:收藏天下 收藏天下网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